大陸考古工作者日前在秦兵馬俑一號坑考古發掘過程中,首次發現了一個由俑坑頂部直達過洞的「盜洞」。

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員申茂盛說,「盜洞」在考古開方西壁的南端,其直徑1.1公尺到1.2公尺,上下呈現不規則形狀,寬窄不一,但是它由坑頂部一直到了俑坑過洞,還把部分俑坑過洞的隔牆打破了。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准,2009年6月開始對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,計劃發掘200平方公尺。

這個「盜洞」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?專家認為,「盜洞」行為要晚於焚燒秦俑坑的時間。

據目前考古發現,秦始皇兵馬俑坑中一號坑最大,東西長230公尺,寬62公尺,距地面深約5公尺,估計放置了6000多件陶兵俑、200多件陶馬和數十輛戰車。

建築者首先用土隔牆把大坑分隔開來,隔牆在一號坑內由南向北共有10條,將土坑分為11條甬道,也稱「過洞」,陶俑和陶馬就放置在坑底用秦磚墁鋪、坑頂由棚木與蘆席等覆蓋的過洞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努爾哈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